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主营业务
行业知识
经典案例
人力资源
联系我们
公司简介
荣誉资质
组织架构
合作伙伴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媒体报道
市政园林工程
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绿化养护
花木租赁销售
市政园林
景观设计
人才理念
员工发展
招贤纳士
市政园林工程
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绿化养护
花木租赁销售
ABOUT US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资质荣誉
组织架构
合作伙伴
景观设计
/ Welcome to our website
杭州“西湖西进”可行性研究及规划
作者:admin 点击:1941 次 发表时间:2015-12-16 15:06:03
“西湖西进”作为杭州市政府在新世纪提出的一项重大工程引起了多方关注。为保证“西湖西进”工程的科学性,保证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于2001年1月邀请了国内数家研究和设计机构进行“西湖西进”可行性研究,经严格的评审后,我们的研究成果获得第一名,并被委托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本文对这一研究成果进行简明介绍。
一、西湖水面变迁
西湖是由于泥沙的淤积,从钱塘江逐渐分离出来的一个内湖。唐朝时湖面积约有10.8km2,比现在的5.6km2大近1倍,湖的西部、南部都深至山麓。北宋时,为治理被葑草湮塞占据的湖面,苏轼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淤泥堆就的“苏堤”当时基本上位于西湖的中部。明朝杨孟瑛任杭州知州时,几经周折,对西湖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淤,并筑杨公堤。明弘治以后,西湖又经历了几次疏浚,挖出的湖泥堆起了湖心亭、三潭印月两个岛屿。清雍正年间,西湖面积尚有7.54km2。公元1800年,阮元任浙江巡抚时又疏浚了西湖,在湖中堆起了第三岛——阮公墩,至此,现代西湖的轮廓基本形成。
西湖自清朝中期以后逐渐衰落,至建国时,大部分湖面被淤泥湮埋,四周童山秃秃,荒冢累累。50年代,国家对西湖进行了全面的清淤治理,形成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水面布局。
从西湖的变迁历史中可看出,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城市建设侵占水面、西湖疏浚中挖出淤泥的堆积是西湖水面缩小的主要原因。如果没有数十次的疏浚工程,西湖早已成为田荡。
二、“西湖西进”的提出
西湖以“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景色成为人们向往的风景区。但是,西湖的景观也有一些缺陷,其主要表现在水面空间以开阔为主,湖面基本上一览无余,景观层次相对单调。另外,由于湖与山之间被大面积的陆地分隔,形成了西湖景区与山地景区的隔离,历史上山水相依的自然形态被破坏。
环湖诸景区中,北山、南山自古以来就是旅游的热点景区,惟有面积最大的西山景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长期以来,西湖面临巨大的游客压力,现有景区又不能满足游人的游览需要。
多种原因,使不少专家学者想起西湖的西面这块曾经是西湖水域的区域。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原副局长吴子刚先生于八十年代撰文《西湖向湖西拓展议》,较早地提出了“西湖西进”的课题。
三、适合扩展为水面区域的分析
“西湖西进”重要的一点是恢复历史上西湖的部分水域,也是西湖又一次重要的疏浚工程,所以历史时期的西湖湖底是目前“西湖西进”应考虑范围。但是,由于西湖的历次疏浚以及近代以来大规模建设的影响,地形变化较大,确切可能的西进水体范围需要通过科学分析来确定。
为此,我们以1:5000的西湖风景名胜区矢量化地形图为基础,综合航片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西湖西进”区域按高程、坡度、植被、地表水、建筑密度、文物、道路等多个要素,参照对于拓展湖面的有利程度将每个要素分为2-4个等级,分别进行分析,确定在每种要素中适合拓展为水面的区域。将这些分析图叠加可较为精确地确定出“西湖西进”中适于拓展为水面的区域约为66hm2。考虑游人的活动和道路设施安排,我们认为拓展水面的面积在适于于拓展水体面积的一半左右比较合适。
上一篇:
时间与景观——法国景观中的时间之旅
下一篇:
试论景观设计的艺术性
电话: 13375497898
网址:http://www.hkszyl.com
地址: 临沂市北城新区沂蒙北路与济南路交汇处华科中心29楼。
友情链接:
中国园林网
|
中国风景园林网
|
园林学习网
|
园林中国网
|
临沂鸿福寺
Copyright ©2015 hkszyl.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华科智地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网站管理
技术支持:
新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