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 |
作者:admin 点击:1959 次 发表时间:2015-12-16 15:27:19 |
引言
全球化对地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全球化是一个尚在争议的话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从积极的意义来说,可以促进文化交流,给地域文化发展以新的内容、新的启示、新的机遇;地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沟通,也可以对世界文化发展有所贡献。然而事实上,全球化的发展与所在地的文化和经济日益脱节,面临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处于“弱势”的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内在的活力,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不自觉的保护与发展,就会显得被动,有可能丧失自我的创造力与竞争力,淹没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大潮中。
文中试图寻求景观设计中的全球化与地域文化的正确关系,总结出适合中国特色的景观设计的思路。指出基于地域文化不是或不仅仅是形成某种风格,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地域特色的思路和方法。
1 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
1.1 景观反映的地域文化层面
地域文化包含着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三个层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决定着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自然环境层面包括影响制约地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地形、地貌、植物、水、气候条件等地景的组成元素,这些元素直接影响景观的面貌,给人们能最直观地感受到的地域特征。人文环境层面包括一定景观环境中的历史传统、风土人情、观念习俗、建造技术等,在景观设计中表现为建筑风格、空间环境的布局等;社会环境层面包括特定地域环境内的经济发展状况及社会组织制度等,这些因素制约景观设计的发展,体现景观的社会价值。
1.2 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内涵的特征
1.2.1 生态性
景观的地域性代表着特定的景观与所在地域环境之间的特定关联,体现着这一动态平衡的过程。从现代角度理解一定地域环境中的生态环境应包括两方面:
1)自然生态系统,其内部进行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必须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保证地域环境内各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这一方面强调自然属性的动态平衡。
2)人文生态系统,这是指人类生存的人文环境(社会、心理、宗教、习俗等),它与自然生态环境存在一种关联的平衡状态。
1.2.2
开放性地域文化具有开放性,它的产生是文化交融的过程。景观系统和任何系统一样,都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它总要与景观系统外部更大的环境产生某种联系。因此,景观的地域性在演进过程中包含着对外来异构因素的容纳、消解和转化的机制,这一机制的运作情况是系统本身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
2 地域文化在景观创作中的继承、延续与发展
2.1 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1.1 深层次文化内涵的环境观
景观离不开特定的地域和场所。人们设计景观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在特定的环境中为人们创造具有特定功能的舒适可用的环境空间。这种环境空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由于不同地域气候状况、材料资源和地形地貌等条件的差异,使景观环境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再加上人类在社会习俗、文化艺术、宗教信仰、思想意识等方面长时间的生活积淀,使景观环境的内涵不断得以延伸和发展,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树立具有深层次文化内涵的环境观,使设计出来的景观能具有无限的生命力,自然生长在每一处特色的环境中,在这些具有内涵的环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文化魅力。
2.1.2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景观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从中国古代园林出现之时起,人们就用自己的行为模式影响着其形象的表达。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们的价值观、社会观、历史观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促使人们去创造、去发现更适合自己需要的景观形式。可以说,中国的传统园林始终渗透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古典园林不仅仅是一种物化的功能空间,它还可以是人生哲理,可以是传统美德,也可以是儒教家训。传统园林文化的价值所在亦即“以人为本”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不去细心研读是无法体会的。
2.2 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
2.2.1 尊重自然条件
景观设计必须继承与体现自身的地方特色,这应首先从尊重自然条件开始,包括尊重地形、尊重当地的气候,甚至尊重当地的植物、动物。
2.2.2 对地形的尊重
当地表面进行整平或因建设而切割的同时也开始了一系列的破坏作用,随着植物和有吸收力的地被的去除,便开始了土壤侵蚀的加速过程,造成了新的暴雨径流的路径。土壤的结构被改变了,稳定性降低了,生物的栖息地被破坏了,甚至改变了光照的特性和声音的强度,可见景观的场所特性受到影响。正如西蒙兹在其著作《大地景观》中所说“一台运土机械一个早晨的喧闹工作就可以永久的给社区留下伤痕。”在地方性特点的营造过程中,利用场地的起伏则是对“场所”的一种培育行动。
2.2.3 对气候的尊重
气候条件通过对光照条件、空气的温度、湿度及流向,以及动植物的决定性影响而决定人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在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这一条件,做一个很简单的比较,莫斯科与长沙的气候条件截然不同,毫无疑问,这两处的环境景观的地方性就很容易被区分。环境景观的设计中,有必要调理环境的微气候,改善人的生活舒适程度: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南方就多开敞的室外活动空间,北方则相反。
2.2.4 对植被的尊重
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乡土植物的尊重,乡土植物作为本地区的土生物种,对本地的自然环境早已适应。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采用乡土植物既能保证正常生长,又能表现地域特色。而在城市公园中,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在设计过程中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体现不同于其他的景观设计。在对地域自然条件的尊重上,可以更加完整地保留原生生态系统。
|
|